2014-11-03 09:06:00
巴州石油第一中学创建于1995 年,2005 年由塔指中学更名为巴州石油第一中学,于2010 年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包头稀土高新区第一中学、是一所新建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,校名以资源命名,由内蒙古自治区连辑副主席亲笔题写。为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引入包头稀土高新区,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教育资源服务协议,将高新区第一中学作为“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学校”,使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。学校位于高新区新光东路以南,与鹿港小镇隔路相邻,占地75 亩,总建筑面积约22 万平方米,按功能划分为教学区、办公区和运动区三大区域。
●师资力量
学校现有教师62 人,其中,有盟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、教学能手20 人,从高校招聘的优秀毕业生34 人。针对新建学校的实际情况,学校采取“先培训后上岗,不培训不上岗”的原则,本着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进行培训的工作思路,在暑假进行了教师岗前培训。在岗前培训中请学校的学科带头人、名教师、教学能手、优秀班主任,通过讲座、示范课,向其他教师传授班主任经验、课堂教学经验、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,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带动示范作用。
●合作交流
建校伊始,学校坚持“专家引领,夯实校本培训的”策略,开学以来,先后请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、东北师范大学周巩固教授、特级教师林仁刚来学校讲学。专家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,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,并对教师的教育、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, 研究与分析。同时,派学科教师外出学习,或去英国进行口语培训,或去厦门参加全国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,或去银川参加全国课程改革研讨会,或去包头市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等等。
●办学特色
学校启动“蓝青工程”,采用“师徒结对子”方式,师傅“手把手教徒弟”, 主要加强对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,侧重课堂教学最基本环节的训练, 即:编写教案、集体备课、课堂导语、教学板书、课堂小结、布置作业、批改作业、试题命制等。要求新教师制订“我的三年成长计划”,写听课随笔、反思录,要上好“三类课”即:模拟课、常态课、反馈课;要求骨干教师制订“三年发展规划”、“培养新教师方案”,上好“三类课” 即:常态课、示范课、反馈课。骨干教师要发挥传、帮、带的作用,使新教师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,学会教学、学会反思、学会积累,获得专业成长经验和个人教育智慧。同时,借助行动研究,注重引导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学领域,将研究重点放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上,重视理论学习,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,并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, 使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、反思、实践、总结,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收集、整理、共享,不断探讨与解决教育教学和自身方面的问题, 检查自己、评价自己、激励自己,逐步成为反思型教师。
让每位学生坐在今天的教室里,享受到明天的教育。包头稀土高新区一中,是孕育优秀中学生的摇篮,是立志成才的学子们编织梦想的地方……